一则中国光伏高管在慕尼黑被警方带走的消息打破了业内的平静。北京时间6月12日,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参加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时,被德国警方带走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对于被带走的原因,一时众口纷纭。然而,对于投资者而言,最关注的还是光伏板块为何持续下跌,尤其是隆基绿能这一行业巨头,业绩明明表现优异,为何股价还腰斩了呢?
【资料图】
今天,小幸福就结合此事给大家分享一下光伏产业及行业龙头“隆基”当下的发展困境在哪里?产业链还有未来吗?
慕尼黑惊魂!中介高管为何被带走
(图片源于网络)
慕尼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:
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1点,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的汉莎航空LH727航班上,搭载了多名赴德参加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的中国光伏企业人士。
航班于当地时间7:05抵达德国慕尼黑机场,当时穿着制服的德国联邦警察现场逮捕了一名中国人。
此人是谁呢?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出,这次协助调查的只有一人,德国警方的供词中提到了中国光伏企业高管浦某某。
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,当事人浦某某是江苏格林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股东(持股比例30.6%),江苏沃迪思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,曾在多家光伏和新能源电力公司任职。
北京时间6月12日晚间,当事人浦某某已安全回到德国酒店入住,目前安全。那么,此人被带走的原因是什么?
业内专家认为,此次事件起因是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“双反”的历史遗留问题。早在2016—2017年,德国就出现过扣留中国光伏业内人士调查相关事宜的情况。
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欧盟“双反”政策存在一定的贸易漏洞,如果企业从第三方国家、地区进入欧盟,可以避开“双反”的关税缴纳,由于这一做法涉嫌走私,这也是德国近年来对相关事宜严查的原因。
那么,什么是“双反”?
10年前,我国光伏产业产品的原材料、关键技术设备和市场均严重依赖国外,特别是欧洲、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,使得欧洲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,就是指控我国光伏企业获取政府补贴,对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。
2012年11月8日,欧盟正式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。这个“双反”税于2013年开始征收,为期5年,于2018年到期后终止。也就是说,欧洲早已结束“双反”。
据了解,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是欧洲最大的光伏展会,国内A股不少上市公司都公开宣传了该活动,如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(601012.SH),等等。
然而,对于投资者来说,2023年以来,隆基绿能的股价为何跌跌不休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。
股价暴跌!往日光伏巨头要陨落?
(图片源于网络)
谁也未曾料到,前两年被投资者当成“小甜甜”的隆基绿能,2023年会沦为资本市场的“牛夫人”。
截至6月13日收盘,隆基绿能股价报收27.75元/股,距离2022年6月末66.63元的股价已腰斩了,暴跌高达58%,市值更是蒸发3000多亿!
再看公司业绩,有的人就更困惑了。
财报显示,2022年隆基绿能营收约1289.98亿元,同比涨幅约60.03%;归母净利润约148.12亿,同比涨幅约63.02%。2023年一季度,隆基实现营收约283.19亿元,同比增长约52.35%;归母净利润约36.37亿元,同比增长约36.55%。
(隆基绿能净利润表现,来源:同花顺)
单看业绩,的确很不错,稳中向上增长,那为何股价却持续暴跌?有网友打趣道,这家公司由“隆基股份”改为了“隆基绿能”,在A股名中带“绿”,这不太吉利。
其实,导致光伏巨头股价低迷的根源在于光伏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使隆基绿能此前在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被削弱了,导致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。
(隆基绿能毛利率表现,来源:同花顺)
有数据显示,自2019年起,隆基的毛利率就开始一路下滑,如今毛利率已接近15%。同时,截至2022年,隆基市占率已由之前近50%逐步下降到26%。
隆基掌门人李振国前期接受媒体采访时,道出了隆基绿能股价大跌的真实原因。他表示,过去几年的光伏行业有点像2005—2008年,谁进来都能挣钱,这必然会造成行业产能过剩。
的确,由于光伏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,利益驱动下,已有不少公司进入光伏领域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2年就有超过70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光伏行业,比如养猪的正邦科技、乳业公司皇氏集团、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蓝光发展。
此外,原本就产能过剩的光伏行业,在上周,行业的两大巨头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还宣布扩产。其中,隆基绿能拟投资125亿元,规划生产20GW单晶硅棒、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;通威股份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。
若加上其他宣布扩产的光伏企业,光伏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已成必然趋势,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。这就是典型的行业“内卷”啊!
这导致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硅料、硅片、中游电池、组件价格一泻千里。有数据显示,2023年上游硅料价格从最高30万元/吨下跌至6月10日均价10万元/吨以下。隆基等厂商已经多次下调硅片和组件的外销价格。
集邦咨询认为,目前硅片和组件供给还处于过剩状态,预计产业链中的硅片和组件价格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。可以预见,待行业充分内卷时,大概率会有不少中小型光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。
而凭借成本、研发能力和资金优势的隆基等巨头企业,在行业内卷下存活下去是没问题的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31日,隆基的货币资金达到483.3亿元,可谓不差钱!
那么,光伏产业链的未来就没有机会了吗?当然不会!
万物皆周期!未来仍大有可为
(图片源于网络)
众所周知,历经20年,中国光伏技术和产业已做到全球第一,成功实现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强的跨越。
尤其在我国提出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的双碳政策后,光伏产业发展迅猛。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2年,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从30.1GW增至87.41GW,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从204.3GW上升至392.61GW,3年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增190.40%。
如今,行业内卷、产能严重过剩,但好在下游光伏新增装机量还在保持增长态势。据中电联数据显示,2023年1~4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48.31GW,同比增长186.20%。
此外,截至2021年,中国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等四大环节在全球市占率高达78%,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光伏行业发展都离不开中国。
最后,我国想要顺利实现双碳政策的目标,清洁能源发电在国内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根据IEA预测,到2030年,风、光发电将占全球总发电量40%以上,光伏装机量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因此,光伏产业链未来仍大有可为!待这轮产能出清后,隆基绿能等光伏行业巨头大概率会王者归来,股价重回上升趋势。
小幸福认为,这次事件给人们带来最大的投资启示就是:从长远看,市场经济有自身的运行规律,任何行业都会面临潮起潮落,光伏行业也不例外,万物皆有周期!
周期就是行业趋势、股价运行的趋势,当周期来了,唯有顺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而在行业低估的周期内,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无疑是最强的,熬过冬天就有望迎来下一轮周期的“春暖花开”!
以上分析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!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