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如同生命体,也会有“成长的烦恼”,而城市更新无疑是一剂破题的良药。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关键阶段,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提升城区品质,助推城区高质量发展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
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更新论坛暨
优秀案例发布会在成都举行
会上发布了30个
特色鲜明、亮点凸显的
城市更新代表性项目
其中
锦江区东光小区老旧院落改造项目
上榜“十大优秀实践案例”
Part.1
上世纪90年代,因府河改造,大批老成都“土著”从东门大桥、三瓦窑、九眼桥迁往东光片区。彼时,一栋栋大楼在这里拔地而起,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万人居住区。
时光荏苒,如今的东光片区在城市化的变迁中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。这里的建筑墙体斑驳,这里的路面狭窄坑洼,虽身处成都二环核心腹地,坐拥TOD双地铁,片区却因业态低端,与锦华路西侧繁华商业板块形成了强烈反差。曾经“高大上”的街区被贴上了破、旧、老的标签,“老土著”们纷纷逃离,年轻人望而却步。
2022年初春,在城市更新浪潮下,东光片区终于迎来了“重生”的机会。锦江区全力推进东光片区改造提升,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、发展能力和服务保障,通过营造新空间,为片区注入“新动能”,打造“全龄友好型社区”,不断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。
Part.2
城市更新要以提升人的发展素质为核心,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、发展能力和服务保障。在东光片区改造中,弱势群体的公共空间成为关注的重点。
“聋哑人之家”是东光片区内一个为聋哑人提供交流、学习、娱乐的场所。随着时代变迁,“聋哑人之家”的场地环境也越发简陋,黑板陈旧、教室破败、活动间逼仄,各项设施设备逐渐无法满足特殊人群需求。为打造优质公共活动空间,锦江区从沙河茶铺中挑选出三百余平米商铺,供“聋哑人之家”使用。
“在设计上我们围绕聋哑人特殊要求进行改造,例如,墙板以通透的玻璃为主,便于他们交流、打手势。”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除了“聋哑人之家”,东湖“阳光家园”也纳入本次改造范畴。“阳光家园”日常服务残疾学员15人左右,学员多以唐氏综合症、多重残疾、孤独症、多动症等中重度智力残疾人为主。
“我们重新梳理了空间布局,改造后的‘阳光家园’,活动室、个案心理辅导室、办公室、生活能力训练区域等一应俱全。”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利用改造后的活动空间,锦江区大力开展技能培训,充分发挥社会自组织力量,与非遗传承人合作,开展“手影戏”培训,成立了一支手影戏演出团,通过开展演出创造收益,帮助特殊群体实现有能力就业、有机会成家、有尊严生活。
Part.3
回应群众期盼,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问题短板,是东光小区整体推进改造的初心之一。
“小区改造后,我们不仅实现了期盼已久的‘电梯梦’,小区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,大家都很满意!”居住在北顺西巷6号院的王遐申,每当谈起院落的变化都会激动不已。
走进北顺西巷6号院,杂草丛生的小巷规整为非机动车停放点,昔日的卫生死角变身为一个个景观小品,不时有居民从透明敞亮的新装电梯里进出……改造后的院落新貌让人眼前一亮。
北顺西巷6号院是东光片区老旧小区提升中的“五院”之一。据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东光片区一期改造涉及“五院”即新莲新苑、锦东苑、警官公寓、东怡园、北顺西巷6号院,“三街”即东光街、东怡街、东光南一巷。
改造围绕优化功能业态、完善公服设施、美化城市环境、强化安全韧性等方面进行,对小区和街区的基础设施、小区建筑及环境、服务设施统一整改,并打造小游园、微绿地,提升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。
“下一步,我们还将建设智慧社区,重点关注燃气报警、高空抛物、电动车充电、用电乱拉乱接行为,为市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‘加码’。”区公园城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Part.4
结合东光片区老年人多、特殊人群聚集、居民自治良好的实际情况,锦江区以“一院一特色、一街一品牌”为策划思路,以全龄友好为路径实施改造,重点关注一老一小,切实讲好东光院坝故事。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锦江区对多个小区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,通过科学设计老年人活动场地,为退休老人创造社交、娱乐、锻炼、休憩的公共空间,提高老人愉悦性。例如,新莲新苑小区由于围墙阻隔,买菜步行距离较远,改造时相关部门打通围墙,新开沙河大门,赢得居民一片赞誉。除了小区外部环境,适老化改造还延伸到老年人家中。锦江区大力开展片区空巢、独居老人智能监护试点工作,打造居家智能监护支持系统,保障老人生命安全,实现老有颐养。
同时,项目还实施开展了儿童成长型街道改造,新增4处儿童户外活动设施,在上学路径上增设游乐场地、生态游园、知识启蒙设施,充分融入儿童视角,根据不同年龄阶层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活动需求,营造明快、便捷、舒适的儿童活动空间。
文/图:曹娅 区公园城市局
编辑:陈玉婷
责任编辑:游敦莉
分享、在看与点赞,让我拥有一个吧